2017-06-29

对外交流中心完成第十四届世界文化艺术管理双年会会务承办工作

2017年6月24日至28日,第十四届世界文化艺术管理双年会(简称AIMAC大会)在北京大学召开。本届AIMAC大会由世界文化管理学会与北京大学联合主办,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与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共同承办,北京大学对外交流中心助力本次学术会议,并圆满完成会务承办工作。

6月26日上午,大会于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厅举行了盛大的开幕仪式。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司长万丽君,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世界文化艺术管理学会创始人和学术委员会主席Francois Colbert教授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国家大剧院院长陈平、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文化局多位参赞、上海戏剧学院韩生校长、北京舞蹈学院郭磊校长、北京电影学院书记、中央音乐学院副书记等多位嘉宾出席开幕式。

图片37.png

大会开幕式

本次世界文化艺术管理双年会首次在亚洲地区举办,得到与会各方代表的高度重视。郝平书记在致辞中说,世界文化艺术管理双年会自1991年创办,至今已举办了13届。今天,这一代表全球文化与艺术管理发展最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首次走进亚洲,来到中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衷心希望本次双年会秉承文明互建的思想,对文化艺术管理学科和行业的未来发展进行深入探索和长远规划,以汇聚成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扎实行动,共同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的世界。”

图片38.png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致辞

6月28日上午,最后两场分会结束后,本次双年会在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厅迎来闭幕。闭幕式上,世界文化艺术管理学会创始人和学术委员会主席Francois Colbert教授在致辞中提到,艺术管理是一个涉及多方因素的大话题,需要从政府到学者,从政策制定到人才培养,各方各环节共同努力的事业,惟其如此,方能聚群智群慧,点亮未来。同时他还高度赞扬北京大学在本次大会中的学术和会务工作,与会学者此时也给予北大团队以热烈掌声表示感谢。

图片39.png

最佳论文奖颁奖仪式

在大会筹办过程中,北京大学对外交流中心承担了所有会务工作。为确保会议圆满完成,交流中心历时一年精心筹备:从会议组织的整体策划,到注册系统的开发维护、住宿、餐饮交通以及文件资料的制作等方面精益求精。

作为大会承办方,交流中心全力配合艺术学院,在会议关键问题上,凭借丰富的组织经验,为院系排忧解难。会期临近,面对参会规模与代表人数仍在变动的情况,交流中心及时调整会务筹备方案、多方协调,有效地缓解了人员减少带来的资源浪费问题。另外,根据国际惯例,此次会议由博士论坛和主题会议两部分组成,具有会期长和注册程序复杂的特点,针对三次变换的注册地点和流程,交流中心顶住压力制定出缜密的工作方案,确保了会议现场井然有序。

此次大会开幕式更是一个艰巨挑战。由于出席开幕式国内外嘉宾众多,开幕式休息期间还需要安排300人的集体合影,并需要紧急转换会场布置形式,同时由于需要安排中英同传,对同传耳机的领取和回收流程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参会代表类型多样、开幕式环节紧凑时间紧张、现场不确定因素多等现实问题,交流中心数十次讨论开幕式具体流程,制定出多项方案和应急处理预案、设计双语指示并安排志愿者引导,最终确保开幕式、合影、换场等重要环节有条不紊进行,同时保证了同传耳机无一遗失。面对此次规格高、压力大、变数多的双年会,交流中心在人员协调、多预案制定及现场应急处理等各个方面,都展现出了非凡的组织筹备能力,保证了双年会期间博士论坛、主题会议等各项议程的按时、顺利开展。

图片40.png 图片41.png

与会代表注册

第十四届世界文化艺术管理双年会落下了帷幕,可它打开了一个窗口;短短五天的会议迈出了一小步,却也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世界文化繁荣发展的一大步。而作为协调促进此次大会顺利召开的交流中心,深感荣耀与责任重大之余,更祝愿文化艺术交流领域更为灿烂的明天。

背景链接:世界文化艺术管理双年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s and Cultural Management,简称AIMAC大会)是由世界文化艺术管理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rts and Cultural Management,简称AIMAC)主办的代表世界文化艺术管理发展最高水平的世界性的学术会议。

会议创办于1991年,至今已有26年历史,是全球从事文化艺术管理的学者和业界人士发布最新研究成果、交流最新发展动态的最高平台,每届会议吸引300至500名来自全球各地的代表参加。会议每两年召开一次。至今为止,世界文化艺术管理双年会已经成功举办了13届,过去13届均由北美和欧洲的大学轮流承办,从未登陆亚洲地区。第14届世界文化艺术管理双年会在北京大学召开,是该会议首次进入亚洲。



返回